第368章 匪类

    在张记珍珠店之内,一颗颗滚圆的珍珠装在透明的玻璃瓶中——瓶子是吃罐头的副产品。在室内耀眼的灯光下闪着璀璨的珠宝光芒。

    现代珍珠和古代珍珠产量是两个概念,就以合浦珍珠为例,近代人工养殖前每年出产的珍珠都是以两为单位的,另外采珍珠是非常危险的,历代记载的书中谓之曰以人命换珠。就这点产量还是用人命换来的,就算古代人命再不值钱,也是人命。

    至于近代珍珠,张诚都是按吨收购的。各种不同直径档次的珍珠,一吨的价格几千万人民币。

    开业后,张记这里看热闹的多,买的少。这也不奇怪,张记这里最便宜的珍珠一颗的定价都是五两银子——直径五毫米最小的。

    这个定价是张诚考察了附近各家珠宝店后定下的价格,虽然不是最低价,但是如果是看做同样品质中的,张记这里还真是最低价。

    随着张记这里雇佣了一些匠人之后,各种型号的珍珠手串和金银珠钗等也上架了。明朝南方风气崇尚奢侈,往往家无几日余米,身上也要穿的绫罗绸缎,和吃糠喝稀的我大清完全是两个世界。珍珠手串、珍珠项链和金银珠钗还是非常有市场的。

    生意也是慢慢转好,没人会买一颗珍珠拿去玩,但是买一个珍珠手串或者一支珠钗,是很正常的。

    而且,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方起点,也是各路商人的汇聚之地,很多商人和张诚这里来谈买卖,就是想要拿一个批发价或者说代理价格,运到更远的地方去卖。

    因为倭寇之乱,倭国和南洋的珍珠是不能指望了,可是珍珠消费的市场却不会减少。

    张诚这里也很好谈,支付白银的,八折优惠,支付黄金的,五折优惠。张诚可没兴趣弄一堆价值不高的铜钱砸在手里,就算白银,也是可以去买东西的。张诚这里也不是只进不出,像是翡翠、鸡血石、红蓝宝石、钻石和田黄石等名贵宝石,张诚也是收购的。反正珍珠来的便宜。

    对各地经销商来说,就算这里装货的玻璃瓶,回去也能卖个几十两银子,玻璃这东西古代就有,但是透明的玻璃就很少见了,价格自然也贵。更何况是透明的几乎能做当做工艺品的玻璃瓶。

    比起各地代理商来,门市的零售虽然基本不赚钱,但是也不能少。大宗客户,也是从这里看到张记的。

    张诚的每天事情,就是在店里坐坐,喝喝茶,要不就是和各地的经销商去青楼谈生意。国人一向如此,酒桌上谈生意,方显热情。

    刚开张生意不好的时候,还没什么,等各地来人进货之后,搬着成箱的金银出出入入的人多了,自然也会有人眼红——这一点古往今来都没什么区别。宋朝叫做泼皮的,明朝直接叫做打行。张记开门三个月之后,也收到了本地打行的请帖。请张诚去怡红楼赴宴,大家商量一个数目出来。

    至于官府,收税的时候的确每月衙役都来的。吃拿卡要,是不能免得,但指望官府出头,那是指望不上的,官府不下乡啊,虽然张记是在城中,可是官府远而打行近,难不成还要派一队衙役给你这张记看门不成。

    这次来这里,张诚是来体验人生渡过瓶颈期的,不是来作威作福的,自然按照商业规律办事,花钱买平安呗。

    这一日正午,张诚拿了帖子,坐轿来到怡红楼。因为经常来,是这里的常客了,都认得张大官人——西门大官人也没有官身,家里是开生药铺的。

    知道张大官人来这里谈生意,将张大官人引进翠红姑娘的包间中——打行的头领李老大,在这里宴请张诚。

    进了翠红的房门,张诚见到一个高大强壮的男子,拱手说道:“见过李老大。”

    李老大:“张大官人,幸会幸会。来人,快快上菜。”

    两人坐下,宴席的菜肴也从酒馆内流水一般搬入翠红的房间。名义上是李老大请客,其实怎么看最后都是张诚结账的。

    李老大有一句没一句的扯着聊天没急着谈生意,三句有两句倒是在盘张诚的底细。剩下一句是和翠红调笑。

    这也是这个时代做生意的规矩,像是张记每月批发走数百万两银子的珍珠,开着这么大的生意,在李老大想来,就算没有皇亲国戚勋贵做后台,也应该有个首领太监之类的做后台吧,最不济也应该是朝廷内阁大佬的后台。

    就像李老大想的一样,这个大明朝是皇帝及其亲属以及勋贵和大太监包括文武官员们的。这些人是大明朝的既得利益者,但是他们并没有统治阶级的觉悟,拿到利益的同时,没有负起责任来。

    就如同现在朝廷想要剿灭倭寇,却发现一件事,没钱。

    打仗就是打的钱粮,没钱怎么打仗。最后胡宗宪只好通过加派提编等手段筹钱养兵。胡宗宪也因此得罪人太多,毕竟小民怎么刮油水都是刮不出来的,哪怕最后卖儿卖女卖田也刮不出几个钱来。最后还是要吃大户。

    胡宗宪获罪虽然和严嵩父子倒台是一体的,但是十大罪名中也有烂征赋税这一条不算冤枉他。胡宗宪做总督负责剿灭倭寇的期间,总督府中常年养着数百歌姬偶尔用来招待客人,就这开销胡宗宪不贪根本养不起来。

    听着张诚有一句没一句的应对,李老大也明白了,这位压根就没有后台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老大心思一动,既然这位张大官人的生意是没有后台的,干嘛不把这生意抢来自己做呢,这比每月收他个几千两银子可划算的多。

    李老大虽然不知道张记的具体收入,但是根据小弟们打探的消息,每月运进张记的金银,如同金山银海一样多。虽然难免有些夸张,可是,人家张记是做珠宝生意的,上百万两银子的家底,应该还是有的吧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李老大闭口不谈打行的规矩费数目,张诚问起来,李老大也只是打个哈哈,将话头岔过去。张诚也感觉到了李老大的恶意,起身告辞。

    到外面结了账单,张诚坐轿回府,想着,怎么用商业手段收拾了这个李老大。

记住本站网址,Www.xdawujiasu.com,方便下次阅读,或者百度输入“www.xdawujiasu.com”,就能进入本站
上一页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